<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人物_中國孔子網

            牟宗三

            中國現代哲學家。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主要著作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現象與物自身》《佛性與般若》《從陸象山到劉蕺山》《中國哲學的特質》《中國哲學十九講》《圓善論》等。

            日期:2017-12-21

            唐君毅

            中國現代哲學家。四川宜賓人。主要著作有《人文精神之重建》《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哲學概論》《中國哲學原論》《中國文化之花果飄零》《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等。

            日期:2017-12-21

            徐復觀

            致力倡明儒家學說的中國現代學者。1903年1月31日出生于湖北浠水,1982年4月1日因患胃癌病逝于臺北。

            日期:2017-12-21

            賀麟

            中國現代哲學家,字自昭,四川省金堂縣五鳳鄉人,著作有《近代唯心論簡釋》《文化與人生》《當代中國哲學》《黑格爾邏輯學簡述》《現代西方哲學講演集》《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等。

            日期:2017-12-21

            周予同

            中國現代史學家、經學史家、教育家。作為國學大師錢玄同的學生,他對晚清經學兩大派的學說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同時對于歷史上的程朱理學也有相當造詣。

            日期:2017-12-13

            馮友蘭

            中國現代哲學家、哲學史家。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人。生于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十月十六日(1895年12月4日),卒于1990年12月4日。

            日期:2017-12-01

            錢穆

            中國現代史學家、思想史家、教育家。原名恩鑅,后改穆,字賓四,江蘇無錫南門延祥鄉人。生于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六月初九(1895年7月30日),卒于1990年8月30日。

            日期:2017-12-01

            梁漱溟

            中國現代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以漱溟行世,祖籍廣西桂林。生于清光緒十九年(癸巳)農歷九月初九日,卒于1988年6月23日。

            日期:2017-12-01

            顧頡剛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史辨派的創始人。原名誦坤,字銘堅。筆名有天游、無悔、張久、誠吾、桂姜園等。江蘇蘇州市人。他對于中國古代史研究的卓越貢獻,蜚聲國內外學術界,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因此在中國史學史...

            日期:2017-12-01

            郭沫若

            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學名開貞,號尚武。沫若是1919年9月11日在《時事新報》上首次發表新詩時開始使用的筆名,此外還用過許多筆名,如郭鼎堂、麥克昂、杜衍等。四川樂山人。

            日期:2017-12-01

            胡適

            中國現代哲學家、思想家。原名嗣糜,行名洪驛,字希彊,參加留美考試時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因其思想和著作,是現代中國一個相當復雜而又影響頗大的歷史人物。

            日期:2017-11-30

            張君勱

            中國現代哲學家。江蘇寶山(今上海寶山)人。在中國儒家思想體系中,他特重孟子,稱之為“立極之哲人”,并以新康德主義的立場對孟子哲學做了新的詮釋。

            日期:2017-11-30

            黃侃

            中國現代國學大師。湖北蘄春縣人,字季剛,晚年自號量守居士。黃氏博通載籍,韋編三絕;其學深得章氏之傳,繼承清代樸學大師的成就,于古音學創“古本聲、古變聲、古本韻、古變韻”之說,以一、四等為準繩,考出...

            日期:2017-11-30

            熊十力

            中國現代哲學家。原名繼智、升恒、定中,號子真、漆園、逸翁。湖北黃岡縣上巴河人。熊十力一生著述宏富,神解卓特,發揚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價值,融會中、印、西思想,建樹了以“仁心”為本體,...

            日期:2017-11-30

            吳承仕

            中國現代教育家、經學家。字檢齋、絸齋,又號繭齋、展戌、濟安,筆名少白。安徽歙縣人。著作宏富,群經、各史、諸子、佛經、道藏莫不涉及。于報刊上連篇累牘發表《緄齋讀書記》,名重一時,被譽為當代“經學大師...

            日期:2017-11-30

            劉師培

            中國近代經史學家。字申叔,號左盦。筆名有:光漢子、無畏、韋裔、豕常之裔、激烈派第一人、劉三等。江蘇儀征人。劉平生治古文經學,與章炳麟齊名。

            日期:2017-11-30

            馬一浮

            中國現代哲學家。原名浮,字一浮、一佛,以字行。又號湛翁,別署蠲叟或蠲戲老人。浙江紹興人。其一生讀書不輟,勤奮治學,不求聞達,專以弘揚儒家傳統文化為己任,同代學者對其學問文章和人格風范頗為景仰,譽之...

            日期:2017-11-30

            王國維

            中國近代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初名國禎,字靜安、靜庵、伯隅,號觀堂、禮堂、永觀。浙江海寧人。在哲學、文藝、史學等領域中,研究成果累累,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日期:2017-11-30

            梁啟超

            中國近代思想家、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以追隨其老師康有為倡導變法維新而著名于世,兩人并稱“康梁”。又由于他學識淵博,傳播西學和整理中國文化遺產尤有貢獻,其著述曾影響了一...

            日期:2017-11-30

            章炳麟

            中國近代學者、思想家。字枚叔(一作梅叔);初名學乘,因仰慕顧炎武的為人,改名絳(顧本名絳),別號太炎。浙江余杭人。他的著作涉及多種學科,在哲學、史學、文學、小學各領域均有創獲與建樹。尤其在語言文字...

            日期:2017-11-30

            蔡元培

            中國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字鶴卿,后改字仲申,別號鶴庼,又號孑民。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蔡元培一生著述甚豐,生前即有多種文集刊行。1958年,中華書局編輯出版了《蔡元培選集》,1984年該書局又出版...

            日期:2017-11-29

            譚嗣同

            中國近代政治家、思想家。字復生,號壯飛,又號華相眾生、寥天一閣主等。湖南瀏陽人。譚嗣同的著作,生前曾出版數種,其余死后陸續出版。主要有《仁學》《石菊影廬筆識》《壯飛樓治事十篇》以及與師友歐陽中鵠、...

            日期:2017-11-29

            葉德輝

            中國近代古文經學家、藏書家。字奐彬(一作煥彬),號直山,又號郋園。葉德輝在小學領域,造詣頗深,著書有《天文本單經論語??庇洝?卷(光緒二十八年刊)、《釋人疏證》2卷(光緒二十八年刊)、《六書古微》10...

            日期:2017-11-29

            康有為

            中國近代政治家、思想家、今文經學大師。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后易號更生、更牲,晚號天游化人??涤袨槭俏煨缇S新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也是近代最早傳播西方先進思想的啟蒙思想家之一。著作極豐,計有100多種...

            日期:2017-11-28

            徐世昌

            中國近代政治家、學者。字菊人,一字卜五,號東海,又號弢齋、水竹邨人、退耕老人等,天津人。徐世昌為清末詞臣出身,素工詩文,留心經史,注意鄉邦文獻的整理、表彰,博涉古今,講求經世之學。任民國大總統期間...

            日期:2017-11-28

            廖平

            中國近代經學家。原名登廷,字旭陔,又字勖齋;后改名為平,字季平,號四益,繼改四譯,晚號五譯,后又更號六譯。四川井研人。廖平一貫主張通經致用,反對“泥經”。廖平著書118種,其中已刊97種。除經學外,兼及...

            日期:2017-11-28

            皮錫瑞

            晚清今文經學家。字鹿門,又字麓云,世稱師伏先生。湖南善化(今長沙)人。皮錫瑞提倡今文經學,同時主張兼取各家之長,反對各家互相攻擊。皮錫瑞除講授經學外,還撰寫了大量經學著作。

            日期:2017-11-28

            孫詒讓

            清經學家、文字學家。字仲容,號籀膏(庼)。浙江瑞安人。因淡于名利,引疾歸故里,研治古籍古字,總結舊說,專心著述達40年。晚年曾主溫州師范學校,任浙江教育會會長。

            日期:2017-11-28

            黃遵憲

            清末學者。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廣東嘉應州(今梅縣)人。他將自己一生探索所得,耳目所歷,筆而書之為詩,輯成《人境廬詩草》,以歷史入詩,以時事入詩,以身世入詩,刻畫晚清社會的基本矛盾,表現出強烈的...

            日期:2017-11-28

            鄭觀應

            中國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原名官應,字正翔,號陶齋,廣東香山(今中山縣)人。著《救時揭要》《易言》,并在此基礎上寫成《盛世危言》,系統闡發了維新改良的思想理論。主張改革封建專制的政治體制,對中國的封...

            日期:2017-11-28

            王先謙

            清末經學家。字益吾,號葵園。湖南長沙人。為學博覽群籍,頗通歷代名物制度。治經循乾嘉遺軌,重考證,但于小學不甚深究。督江蘇學政時,踵阮文達后,輯刊《續皇清經解》,凡210種,1430卷。所收雖不如阮文達之精...

            日期:2017-11-28

            張之洞

            中國近代洋務派首領、思想家。字孝達,一字香濤,號壺公,晚號抱冰。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在教育方面,其注重教育,創辦書院,主張廢除科舉,籌劃新的教育制度,對清末教育有很大影響,起過積極作用。其著...

            日期:2017-11-28

            戴望

            清代學者。字子高,浙江德清人,為諸生,一生不仕。他學有淵源,歷經三變:初,好為辭章;繼而,轉向顏元的重“實事”“實行”之學,此為一變;再而,又轉向陳奐的“聲音訓詁”之學,此為二變;最后,又轉向今文...

            日期:2017-11-28

            王闿運

            清末樸學家。初名開運,字壬秋,一字壬父,號湘綺。湖南湘潭人。治經宗今文經學,以致用為主。王善為文,時人稱其詩文天下無雙。主要著作有《周易說》11卷,《尚書箋》30卷,《尚書大傳補注》7卷,《詩經補箋》20...

            日期:2017-11-28

            俞樾

            清末經學家。字蔭甫,號曲園。俞樾學問淵博,對群經、諸子、語言、訓詁,以及小說、筆記皆有撰述。治經、子、小學,以高郵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為宗。所作《春在堂隨筆》《茶香室叢鈔》等,搜羅甚富,保存了較多的...

            日期:2017-11-28

            曾國藩

            清代政治家、思想家。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曾國藩崇尚理學,但又喜好、推崇漢學家王念孫父子的學術。在當時的宋學、漢學之爭中,他的基本立場是站在宋學方面調和漢、宋。

            日期:2017-11-28

            陳澧

            清代經學家、思想家。字蘭浦,一作蘭甫,號東塾,廣東番禺(今屬廣州市)人。著述甚豐,多至116種,主要的有《東塾讀書記》15卷、《東塾集》6卷、《漢儒通義》7卷。陳澧的貢獻在于,在中國古代社會的轉型時期,開...

            日期:2017-11-28

            陳立

            清代經學家。字卓元,又字默齋,江蘇句容人。與人交,坦誠相見,“師門誼最篤”。生平甘于“淡泊”,潛心治學。

            日期:2017-11-27

            丁晏

            清代經學家。字儉卿,號柘堂?;窗采疥枺ń窠K淮安)人。丁晏繼承鄭玄之學,治經漢、宋兼綜,反對門戶之見。主要著作有《周易述傳》《周易解故》《易經象類》《尚書余論》《禹貢集釋》《毛鄭詩釋》《周禮釋注》...

            日期:2017-11-27

            宋翔鳳

            清中葉經學家。字于庭,一字虞庭,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所著經學諸書,得同時及后世學者推重,多輯入《皇清經解》及其續編之中。

            日期:2017-11-27

            唐鑒

            清中葉理學家。字粟生,一字翕澤,號鏡海,又號敬楷,謚確慎。湖南善化(今長沙)人。他主張:“學以居敬窮理為宗,此外皆邪徑也?!保ā肚迨妨袀鳌ぬ畦b傳》)于明代王陽明心學尤為深惡痛絕,認為:“無善無惡之...

            日期:2017-11-27

            魏源

            清代思想家、政論家和今文經學家。原名遠達,字默深,又字漢士,湖南邵陽人。他學識淵博,通貫古今,兼及中外,精于經史諸子之學,長于西北輿地,熟諳明清兩朝典制,工于詩文,而尤以通曉各國史地、熟悉“經世”...

            日期:2017-11-27

            龔自珍

            清代思想家、政論家和今文經學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綜其一生,學通古今,精于小學和金石之學,熟諳掌故和典章制度,長于經史和西北輿地,文學有專攻,詩文瑰麗,自成一家,人稱“龔派”,而使其大顯名于世...

            日期:2017-11-27

            劉逢祿

            清代今文經學家、常州學派的奠基者。字申受,號申甫,別號思誤居士。武進(今江蘇常州市)人。以治《公羊春秋》著稱。劉氏除關于《春秋》著作外,尚有《今古文尚書集解》30卷、《詩聲衍》27卷等。另外又編輯《八...

            日期:2017-11-27

            方東樹

            清中葉學者。字植之,晚號儀衛主人,安徽桐城人。所著諸書后世輯為《儀衛軒全集》刊行。

            日期:2017-11-24

            王引之

            清中葉經學家。字伯申,號曼卿,謚文簡。江蘇高郵人。王引之博考九經三傳及周秦西漢之書,凡涉虛詞之文,廣為搜討,分字編次,撰寫《經傳釋詞》10卷,于嘉慶二十四年(1819)刊行。該書與《經義述聞》相輔而行,...

            日期:2017-11-24

            阮元

            清中葉學者、政治活動家。字伯元,號云臺,一號蕓臺,又號雷塘庵主,晚號頤性老人,謚文達。阮元博學多識,尤長考證。以研治經學為主,博及史學、金石、考古、方志、譜牒、輿地、天文、歷法、數學、音韻、文字、...

            日期:2017-11-24

            焦循

            清代經學家、數學家。字理堂,又字里堂,晚號理堂老人。揚州府甘泉縣黃玨橋(今江蘇邗江縣黃玨橋鎮)人。焦循著述甚豐,學涉經史、歷算、訓詁,尤精易學和算學,成為乾嘉學派中的著名學者之一。

            日期:2017-11-24

            嚴可均

            清中葉學者。字景文,號鐵橋,浙江烏程(今吳興)人。博覽群書,精于考證,尤以??薄⑤嬝Q一時,撰有《說文長編》(又稱《說文類考》)稿1部,凡40余冊。詩文雜著,自訂為《鐵橋漫稿》8卷。

            日期:2017-11-24

            江藩

            清中葉學者。字子屏,號鄭堂,晚號節甫,江蘇甘泉(今江都)人。所著尚有《爾雅小箋》《隸經文》《炳燭室雜文》《樂縣考》《舟車聞見錄》《雜錄續集》《續錄三集》《扁舟載酒詞》等。后世輯為《節甫老人雜著》《...

            日期:2017-11-23
            八戒八戒神马_好男人手机在线_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_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