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訪學駐研計劃”學術講座 | 許喆(Heo Chul)主講《跨文化視野下儒家文獻的流傳與創造》
來源:孔子研究院作者: 2025-05-22 10:39
5月14日,“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系列學術講座第二講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系列學術講座第十九講在孔子研究院學術講堂舉行。韓國釜山大學占畢齋研究所研究員、韓國東亞知識文化教育研究所所長,孔子研究院2025年度“齊魯訪學駐研計劃”訪問學者許喆(Heo Chul)教授以《跨文化視野下儒家文獻的流傳與創造》為題開講。講座由孔子研究院魏衍華研究員主持。
講座從跨文化視角系統梳理了儒家文獻在韓國的流傳與發展歷程。許喆教授基于文化傳播理論,闡明文化是在交流互鑒中創新發展的,強調跨文化的本質在于基于傳播的創造性轉化與融合共生。他分析了經學在韓國的傳播以及漢源詞對韓語的影響,并以《童蒙先習諺解》《論語古今注》等文獻為例,介紹了韓國所藏古籍中的變用類和創造類古籍。許喆教授認為,東亞文化是同而不同的文化,是以多語一文、儒家觀念為特征的獨特文明形態。東亞各國應秉持以和為貴的理念,進一步建立合作與交流平臺,共同挖掘儒家文獻的當代價值。
“齊魯訪學駐研計劃”是山東省委宣傳部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舉措。該計劃于2024年10月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山東大學共同發起,山東出版集團大力支持,立足山東儒家文化資源富集優勢,架設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的橋梁。邀請國際知名漢學家來魯駐研,聚焦古典文明的傳承發展等研究方向,與國內外高校和智庫開展學術合作,共同推出觀照古今、融通中外的高質量學術成果。
“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基地”是2022年4月獲批的山東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重點任務是挖掘和闡釋中華文明的內涵,提煉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從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將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傳遞給世界,力爭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保持充分話語權。
編輯:張曉芮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