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圣山》紫砂壺捐贈儀式舉行
來源:孔子研究院作者: 2025-04-30 17:13

4月29日,《孔子》《圣山》紫砂壺捐贈儀式在孔子研究院舉行。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劉續兵,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中國紫砂文化研究協會副會長、江蘇宜興市紫砂文化地方特色教材副主編吳建榮,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宜興紫砂藝術研究創作中心副主任季順林,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范玉慶,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宜興儒陶館館主孔令武,宜興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李長清出席儀式。儒學文獻收藏中心主任張斌主持儀式。
劉續兵對此次捐贈表示感謝,并介紹了孔子研究院及儒學文獻收藏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情況。他指出,建設儒學文獻收藏中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打造孔子儒學研究新高地、提高儒學研究話語權的重要途徑。紫砂藝術歷史悠遠,以?“泥、工、形、意”的?四重維度,成為“器以載道”的東方哲學符號。此次捐贈的紫砂壺《孔子》與《圣山》,巧妙運用紫砂藝術表現手法,將儒學精髓融入其中,充分彰顯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兩件作品作為重要特色館藏文獻,將由儒學文獻收藏中心永久珍藏。
孔維克對孔子研究院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表示贊賞。他表示,文化傳承貴在薪火相傳、實踐創新,未來將從書畫藝術、美術創作等領域給予大力支持,為孔子研究院建設儒學文獻收藏中心貢獻綿薄之力。
吳建榮、季順林介紹,此次捐贈的孔子紫砂壺采用最經典的儒家故事作為創作元素,以腳踏祥云、口含玉書的麒麟形壺鈕展現“麒麟吐玉書”的典故,通過四邊抽角的制作工藝來隱喻孔子泗水河論水的故事,生動展現儒家文化的深邃內涵??琢钗浔硎?,未來將多組織跨界融合活動,將更多的儒家文化與傳統技藝相結合的作品捐贈給儒學文獻收藏中心。
孔維克、吳建榮、季順林、孔令武向孔子研究院捐贈紫砂壺《孔子》及拓片題跋,劉續兵接收捐贈作品并回贈收藏證書。
孔維克、孔令武向孔子研究院捐贈紫砂壺《圣山》及拓片題跋,劉續兵接收捐贈作品并回贈收藏證書。
儀式結束后,范玉慶以《文化融合 以器載道》為題作講座,講述紫砂藝術的價值和魅力。
孔子研究院儒學文獻收藏中心致力于匯集整理各國各地區研究孔子和儒學的歷史文獻與當代成果,將逐步建成世界儒學文獻資料收藏、學術研究和文物展示為一體的專業性儒學文獻收藏和展示中心。2024年2月,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文獻收藏和文物展示項目正式納入國家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儲備庫(山東),儒學文獻收藏中心的建設迎來新的契機。在歷代版本文獻、文物、資料捐贈方面,歡迎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