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魯源村用聲光電科技和國風游園講述AI與傳統的對話故事
走進孔子的世界,感受明禮生活方式來源:大眾日報作者:孟一 2025-04-30 09:23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各位‘探源小隊’成員來到魯源村,請隨我們的AI機器人一道,共同開啟一場穿越2500年的‘儒學探源’之旅吧?!彪S著一束耀眼的光芒從城內射出,昌平陬邑的城門緩緩開啟,身著春秋服飾的魯源村民把一盞盞魚燈遞到小游客手上,孩子們忍不住唱著歌跳起來,望著被照亮的遠山歡快入城。
4月24日,參加第四屆全球媒體創新論壇的各國嘉賓應邀到魯源村夜游,瞬間被流光溢彩、古今交融的中式美學“拿捏”了心神?!霸谶@里,我觸摸到了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也看到了搭載人工智能的無人機,現代元素與儒家思想發源地交相輝映,這種融合非同凡響!”坦桑尼亞廣播公司首席執行官Ayub Rioba Chacha直言,魯源村的沉浸式文旅體驗,既保留了歷史的厚重感,又利用現代科技創造出了趣味性,中華文化的魅力被放大了。
魯源村位于曲阜市東南25公里處,毗鄰尼山圣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基地、世界級人文旅游目的地”為總體定位,以“明禮生活方式”為核心文化主題,致力于打造一個集“大文化、大旅游、大教育”于一體的國際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以山水為幕,魯源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場景創新融合,劃分“為學”“立技”“怡情”“從心”四大板塊,通過“以游代學”的方式,提供“全齡、全時、全季”的游覽體驗,游客可在尼山魯源村景區親手展開一幅“穿越千年,尋夢魯源”的理想生活圖卷,通過走進孔子的理想世界,沉浸式感受明禮的生活方式。
魯源村不僅是個充滿了儒風雅韻的傳統景區,更是一個囊括了情景化體驗、營地式研學、度假性休閑的文旅綜合體。瞄準“中國研學第一鎮”的定位,通過復原“古昌平鄉”歷史風貌,魯源村打造了全齡段研學課程、文創工坊、沉浸式劇場,將“游”與“學”深度融合,不斷解鎖消費新場景、新業態。
“為了提升魯源村的文旅體驗,我們精心設計了幾個‘碰撞’,或者說在主線劇情中埋了幾個‘?!阂粋€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一個是古人與今人的碰撞,再者是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的碰撞。當這樣幾場對話在魯源村的故事框架中徐徐展開,游客們便能在沉浸式游園中,一點點讀懂儒家文化的時代價值。”談到魯源村沉浸式體驗《魯源奇妙夜》的主線劇情設計,魯源村項目總負責人朱厚霖表示,作為整個區域的核心玩法,游園劇情必須找到一種好的方式,讓儒家文化以討人喜歡的方式平穩落地。
翻看《魯源奇妙夜》的劇本,從第一幕“孔子留作業”,提出“如若有人重用我們,我們想做什么?”并由公西華給出“禮樂者,和合萬民之器也”的結論,夯實“明禮”主題;到第三幕,母親除對孔子進行“食不言,寢不語”“俎豆禮容”等明禮教育外,更堅持把“學而不厭”的好習慣、好家風代代相傳;到最終幕,AI機器人詢問孔子,“機器能否做到‘仁者愛人?’”由無人機列隊而成的“孔子”在空中回答說,“你雖為機器,卻也在通過科技為人類服務,幫助人類追尋文明的真諦。這不正是‘仁’的體現嗎?”一語道破儒學真諦以及科技與文明的關系……禮樂、仁義等儒家文化精髓,在這一刻都找到了最鮮活、生動的出口。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