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故事學堂人 | 書香育人 文化潤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邊疆落地生根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董麗娜 2024-11-12 14:50
編者按:
孔子學堂是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創辦的大型公益文化品牌,目前已在海內外設立3600余家。多年來,各地孔子學堂積極發揮平臺載體作用,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成為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為充分挖掘學堂故事,展現學堂人風采,中國孔子網推出《學堂故事學堂人》專欄,以訪談、通訊等形式報道優秀孔子學堂的創辦經驗和創新實踐,不斷推動孔子學堂高質量發展。
作為新疆第七家、石河子市唯一一家孔子學堂,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在街道社區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足社區居民群眾文化需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區生活相融合,得到了當地居民廣泛認可。近日,中國孔子網對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進行專訪,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在邊疆落地生根。
【中國孔子網】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是新疆第七家孔子學堂,在最初打造孔子學堂時,是否借鑒了其他地區成功經驗并結合本地特色進行創新?如果有,具體舉措有哪些?
申辦伊始,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便獲得新疆地區孔子學堂的大力支持,還在米泉孔子學堂進行了實地考察與學習??紤]到石河子市的實際狀況,我們決定將孔子學堂設立于社區。其后,在石河子市東城街道黨工委及52社區黨委的全力協助下,孔子學堂成功落地石河子市東城街道52社區。學堂便以此為中心,面向整個八師石河子市大力開展國學文化推廣工作??鬃訉W堂推廣的國學文化備受社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關注,紛紛向學堂拋出橄欖枝。目前,已在石河子市設立了五個國學課堂,定期在社區和學校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國學文化講座以及其他傳統文化活動。
【中國孔子網】目前學堂主要開展哪些類型的文化課程和活動?石河子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文化多元豐富,學堂在課程設置和活動安排上,是怎樣充分考慮并融入本地多民族的文化特點的?
成立以來,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相繼開展了多項文化類活動,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融入本地生活。在社區舉辦“全民齊閱讀 經典進萬家”活動,配合社區活動在青少年、居民群體開展國學誦讀活動,對國學經典《弟子規》《三字經》《孝經》《論語》等進行宣傳推廣,現已成功舉辦了4屆“百人誦讀《論語》”活動;緊跟時代步伐,開展平“語”近人經典解讀活動,認真研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智慧,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讓經典走進百姓的視野,引起大家對經典的關注和學習;組織傳統文化浸潤式DIY體驗活動,將傳統文化與居民群眾喜愛的手工活動相結合,寓教于樂,促進文化看得見、摸得著、體驗得了。
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地,石河子市處處展現著多元文化的魅力與和諧共生的景象。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融合,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積極聯系八師石河子市第十三中學,在校園內設立了“國學課堂”,每周在學校開設《論語》誦讀課,參與聽課的學生群體中,少數民族占比高達65%。此外,學堂還會不定期組織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參加師市、街道、社區組織的文化誦讀活動,增加少數民族同學對傳統文化的體驗感受。
【中國孔子網】社區居民在年齡和文化層次上存在較大差異,面對這一情況,學堂是如何進行分層教學的?有沒有根據不同群體,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課程或活動?
社區居民涵蓋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群體,文化需求呈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特點。青少年正處于知識積累和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他們對文化的需求較為基礎但充滿熱情,如誦讀、創意手工等活動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堂在青少年群體中主要開展經典誦讀,傳統文化DIY活動等。成年人有育兒方面的需求,更傾向于實用性和啟發性的文化內容。學堂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當中,每周開展“樂成長智慧父母課堂”,協助成年人科學育兒。老年人歷經歲月沉淀,對文化的需求更注重情感共鳴和精神寄托。學堂將國學文化融入到各類社區活動當中,協助社區成立了“樂唱紅歌合唱團”,組織老年人進行紅歌合唱,并開展詩詞朗誦表演等活動,以豐富他們的晚年文化生活。
在實際的組織策劃過程中,學堂也會緊緊圍繞社區需求,將各類人群進行有機整合,將傳統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社區活動:組織青少年和老年人共同登臺朗誦國學經典,讓老少兩代在經典的誦讀聲中傳承文化、增進情感交流;精心策劃成年人和青少年共同參與親子運動會等活動,在互動中加深親子關系,促進家庭和諧。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生活,也為不同年齡群體之間搭建起了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推動了社區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中國孔子網】在社區文化建設方面,孔子學堂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是否有與周邊社區等共享孔子學堂的資源,以擴大其輻射范圍和影響力?
孔子學堂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學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協助社區在傳統文化節點精心策劃并組織各類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持續將傳統文化浸潤至社區的每一個層面。如端午節的包粽子活動、元宵節的文化表演等。這些活動不僅讓社區居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更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學堂日常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等文化類活動,也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傳統文化的熏陶,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養。目前,我們已將傳統文化的火種播撒至15個社區,并贏得了各社區的高度肯定和廣泛認可。在學堂的努力下,社區的文化氛圍日益濃厚,居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不斷增強。有居民表示,孔子學堂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樂趣和意義,傳統文化讓他們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找到了心靈的寄托。
【中國孔子網】學堂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志愿者的積極參與,學堂志愿者主要由哪些群體組成?學堂是否提供專業培訓、榮譽表彰或者其他形式的激勵,以確保他們能夠勝任相關工作并為學堂的發展貢獻力量?
孔子學堂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推廣,隨著在當地影響力的日漸增強,也吸引了很多傳統文化愛好者紛紛投身我們的志愿服務隊伍?,F有志愿者23名,其中骨干2名,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卻因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志愿服務的熱忱而匯聚在一起。為全面提升志愿者的志愿服務水平,每年我們都會精心制定志愿者培訓計劃。組織志愿服務理論培訓,讓志愿者們深入了解志愿服務的核心價值和意義;開展活動組織培訓,提升他們策劃和執行志愿活動的能力;進行價值觀培訓,確保每一位志愿者都能秉持正確的志愿服務理念,以真誠、奉獻、友愛的精神投入到各項服務中。通過這些系統的培訓,逐步提升志愿者的服務能力,讓他們更加明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同時,為了激勵志愿者們持續發揮光和熱,我們每年都會對表現優秀的志愿者進行表彰。他們的付出和奉獻得到了應有的認可和贊揚,也為其他志愿者樹立了榜樣,激勵著更多人投身到志愿服務的行列中來。我們相信,在傳統文化的滋養和激勵下,我們的志愿服務隊伍將不斷壯大,為社區、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溫暖和希望。
【中國孔子網】當地居民對孔子學堂的反饋如何?學堂未來還有哪些建設性想法有待實現?
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是石河子市唯一一家孔子學堂。成立以來,我們多舉措開展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多渠道推廣宣傳,在持續的努力下,孔子學堂逐漸贏得了轄區居民的認可,成為了居民學習傳統文化、提升精神素養的重要陣地。例如,在慶七一的活動中,我們通過招募、培訓,組織了社區26名青少年誦讀“少年中國說”,引起現場200余名觀眾的熱烈掌聲和共鳴。有一位現場觀眾表示,這樣優秀的誦讀內容應該多多弘揚,盡管我們生活在現代的幸福生活中,中華民族的精神也應該時刻銘記心中。在未來的日子里,石河子市德慧社區服務中心孔子學堂將繼續砥礪前行,不斷拓展傳統文化宣講的廣度和深度,更好的服務社區、服務居民,讓傳統文化沁潤到各個層面,為社區建設提供更多文化滋養,為打造更加和諧、文明、富有文化內涵的社區而不懈努力。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