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機構簡介
            機關黨建 機關黨建
            廉潔文化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

            千年石窟寺如何永葆“青春”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尚 杰 劉宇航 王冰雅 2024-08-23 09:04

              8月19日至21日,來自16個國家的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學者齊聚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下、莫高窟之畔,參加2024·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共商石窟寺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

              從搶救性保護到預防性保護

            工作人員在云岡研究院壁畫文物修復室進行壁畫修復。新華社記者詹彥攝

              石窟寺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類型之一,在我國具有分布廣泛、規模宏大、體系完整的特點。

              中國的石窟寺有莫高窟、大足石刻、龍門石窟、云岡石窟4項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組成部分,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克孜爾石窟、彬縣大佛寺石窟以及飛來峰造像均是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經過70多年的努力,中國重要石窟寺重大險情基本消除?!眹椅奈锞指本珠L關強介紹,我國在石窟寺本體保護修繕、載體加固與環境治理、數字化保存與監測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卓有成效,石窟寺保護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

              近幾年,在“石窟中國”保護工程的帶動下,我國石窟寺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全面提升,保護理念更加完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推動重要石窟寺保護工作向預防性保護、整體性保護轉變。

              龍門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云岡石窟研究院升格掛牌,明確了研究院對核心文物保護區的主導管理地位,實現了核心保護區的統一管理,“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的理念得到進一步貫徹。

              龍門石窟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杰介紹,洛陽市先后投入30多億元,對龍門石窟周邊環境進行改造提升,調整繞行橫穿干線公路,使核心保護區實現了封閉管理。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白雪冰介紹,從2022年開始,山西計劃連續5年為縣級以下文物系統免費定向培養600名文科全科人才;同時,山西大學牽頭并聯合多所高校、石窟研究院成立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培養綜合性拔尖創新人才;在大同煤炭職業學院設立石窟寺保護技術專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通過國際合作提升石窟寺保護水平

              本次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的主題是“助推‘絲路文化’交流,筑夢‘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被頻頻提及。

              來自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的高級項目專家瑪薩·丹瑪斯介紹了《甘肅省石窟寺保護管理導則》的誕生過程。該導則由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等三國四方專家共同起草、編制,為甘肅省石窟寺保護、研究、利用、管理提供指導。

              實際上,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的合作,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一直延續至今。同時,中國文物保護機構還與意大利羅馬修復中心、東京藝術大學、牛津大學等國外著名機構聯合開展石窟寺保護研究合作,取得一系列顯著成果。

              大足石刻研究院利用意大利先進的文物修復技術,對舒成巖摩崖造像展開修復,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雙方通力合作下,進一步完善了潮濕環境下彩繪貼金石質文物的修復技術,促進了雙方在文物修復領域的交流合作。

              “在石窟寺等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中國將傳統技術與尖端科技相結合,以數字化的方式記錄莫高窟和云岡石窟等遺址,為全球的石窟寺保護工作樹立了榜樣、提供了路線圖?!甭摵蠂炭莆慕M織東亞多部門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瀚說,隨著氣候變化等不確定因素累積,石窟寺保護面臨更多挑戰,加強國際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我這次來,就是為了學習中國石窟寺管理、保護經驗。”聚焦文物數字化保護研究的韓國國立中原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趙相淳說,“敦煌莫高窟的數字化保護經驗對韓國乃至世界都有借鑒意義?!?/p>

              以“小”帶“大”促進石窟寺保護全面均衡發展

              中小型石窟寺的保護引起了更廣泛的關注。

              根據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的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結果,全國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5986處,其中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僅有705處,而中小型石窟占了絕大多數,其保護現狀不容樂觀。

              甘肅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程亮坦言,甘肅省在石窟寺系統保護、考古研究、數字化展示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形成的“中國特色、敦煌經驗”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但仍然存在保護管理不平衡不充分、日常養護相對滯后的問題。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宋新潮呼吁,要重視石窟寺群的聯系和中小石窟寺的保護,要多價值看待散落在田間地頭的中小石窟的文化意義,通過對此類石窟系統展開調查、登記、記錄,來挖掘其蘊藏的文化信息。論壇中,記者也看到不少省區已經在中小石窟保護上發力。貴州省啟動中小石窟寺搶救性保護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石窟寺進行安全修復和加固。四川省、重慶市則利用散落在鄉野田間的石窟遺址打造小型石窟文化公園、景點和微景觀,帶動中小石窟保護利用融入鄉村振興。目前四川省謀劃29處、重慶市謀劃69處小型鄉村石窟文化公園,都在全力推進建設中。

              而在石窟寺保護、利用方面,兩地還有著更高的目標。在本次論壇上,四川、重慶均表示將整合川渝石窟寺資源,積極打造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來更好保護、利用兩地數目眾多、題材多樣、特色鮮明的石窟寺資源。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八戒八戒神马_好男人手机在线_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_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