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中心簡介
            機關黨建 機關黨建
            廉潔文化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

            掌握激活文化生命力的思想密鑰

            來源:云南日報作者:耿立春 2024-06-23 10:1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新形勢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新課題和新任務。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文化強省建設需要更加自覺地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進一步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堅持“兩個結合”,傳承中華文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站在什么樣的立場、持有什么樣的觀點、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激活中華文明基因寶庫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之路,是堅持“兩個結合”之路。“兩個結合”作為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在機理,是以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之“的”的偉大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國具體實際的文化構成,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第二個結合”,是推動中華文明不斷走向自信的密碼,也是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的思想密鑰。文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是為什么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價值旨歸,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是一個封閉系統,而是一個不斷反映中國社會實際,與特定時代背景下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吻合,服務于增強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開放體系。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不斷增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轉化的自信心,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持續的精神力量。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和挑戰,要始終保持堅守正道的定力,砥礪前行的動力和改革創新的活力。

              堅持守正創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以文化強國戰略為具體目標來推進,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國的文化發展方向和前進道路,引導全體人民在解決中國現實問題中合理地尋找“自我”。在調適傳統和現代,西方文化和傳統文化中,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自身的思維方式、生存和生活方式。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化育人心、凝心鑄魂的重要作用,使得人民群眾能夠從文化心理上,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主動適應和積極調適。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高度的價值契合性構成了“兩個結合”的前提。厚植中華沃土的馬克思主義,因為吸收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明養分而具有“中國心”,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汲取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而具有時代性。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奮斗史,也是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繼承、轉化和創新,激勵中華兒女砥礪奮進的百年文化建設史。云南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民族文化,為文化強省建設提供了源頭活水。堅持守正創新,既要通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又要基于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創新“文化+旅游、文化+健康、文化+數字”等新業態和新理念,提升文化強省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堅持貫通和融通,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強調:“‘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實踐的結合,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理念融通起來。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與提振人民精神力量統一起來,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既注重與中國故事結合,以正在進行的社會實踐為素材,又注意用現代數字技術和傳媒技術呈現文化形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引導和教育涵化功能進一步發揮,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更加充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理論遵循和行動指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全面了解中華文明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掌握“兩個結合”的思想密鑰,全面把握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立足云南文化實際和社會發展實際,堅持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辯證統一,堅持傳承發展和守正創新的辯證統一。既聚焦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相協調,擴充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探索,又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獨特文化傳統、獨特國情以及云南省情,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有機整體的自信。努力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強省的有力推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作者系云南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云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系2022年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科普項目(項目編號:SKPJ2022050)及2023年云南省興滇人才支持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八戒八戒神马_好男人手机在线_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_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