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十多歲時,魯國掌握大權的季孫氏,借機把魯昭公趕出魯國??鬃訉Υ瞬粷M,北行到了齊國。他到齊國后,首先去訪問在齊國的著名樂師,向他請教音樂的知識。他意外地發觀自己早已向往的《韶樂》在齊國還在演奏...
孔子從小就愛好學習,在他六歲的時候,就常?!瓣愘?,設禮容”,人家六歲的孩子,正是上樹摸鳥、下河撈魚的時候,小孔丘卻用泥巴捏成些小香爐,上面插上一些小棒棒,學著磕頭行禮。這是貴族們必備的禮節,孔子...
春秋末期,南方的吳國攻下越國的會稽(今浙江紹興),得到一輛車子,上面裝著一些很大的骨頭,人們觀察它顯然不是獸骨,而是人骨。是什么人的骨頭呢?誰也不知道,事情便擱下了。
孔子在在魯國城內西南隅的矍相圃教給弟子們射箭,許多人圍著觀看,圍的像一堵墻一樣,十分熱鬧。射箭,是孔子教給弟子們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 ;實際上是一種以射箭為代表的軍事體育活動。這...
古時“周禮三百、儀禮三千”。孔子教育他兒子“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不懂禮,不能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做人??鬃蛹捌涞茏犹貏e講禮。舉個例子。
戰國末年,西方秦國的勢力越來越大,居然把周天子也滅掉了。公元前248年,秦莊襄王死去,十三歲的秦王政即位。他即位不久,除掉了呂不韋,重用謀士李斯、尉繚。為了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首先設計拆散了燕趙...
原始社會時,堯諮詢四岳,是召集四方首先開聯系會議,共同商議社會上的大事。
自古人們就說“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古時的忠,是忠于國家,皇帝代表國家,便提倡對皇帝盡忠。今天國家是人民的國家,忠于國家就是忠于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奮斗史中,這種情況太多了。以孔繁森來說吧,他...
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爭霸。在一次會稽之戰中,吳國大敗越國。依吳國大臣伍子胥的意見,將越國徹底滅亡,但越王勾踐卻在范蠡等人的策劃下,向吳國的重臣伯嚭送去厚禮。希望他在吳王面前說情,不殺勾踐。吳王聽了他...
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大夫叫祁黃羊。此人剛正不阿,對國君忠心耿耿,處理政事大公無私,深得晉平公的信賴。有關國內重大事情,以及文武官員的任命,平公多聽聽他的意見。
孔子的弟子子張(顓孫師)向他問求官職得俸祿的事時,孔子說“多聽聽,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份,謹慎地說出,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份,慎重地實行,...
有一天,天氣晴朗,孔子信步走出魯國東門,到魯國東部去散步。郊外桃紅柳綠,鳥語花香,一片田野美景,使久居城內的孔子感到心曠神怡。眼前許多花草樹木,在書本上曾讀過,有的外出采詩時曾接觸過,也有一些根本...
孔子是中外古今最愛學習,最會學習,學習最有成的一位學者,在許多古代典籍中,他最愛讀的是《易》?!兑住肥且徊空軐W著作,古時說遠古的伏羲作八卦,周文王被紂王囚于羑里時作六十四卦,用這些卦表現宇宙萬物的...
孔子教弟子時分“四科”。依據弟子不同的情況,教給他們不同的學問,掌握不同的本領。其中“德行”科,學習仁政德治、治國的大學問?!把哉Z”科,學習能言善辯,進行外交活動,培養交際的能力。“文學”科,培養...
孔子把古代的檔案整理成《尚書》,目的是為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學習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那些古圣先賢的學問,用于當時。他要把當時禮壞樂崩的現實進行改造,希望恢復當年的舊秩序,天下太平。但...
孝親主要是瞻養父母和尊敬父母。瞻養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必不可少,人人都有自尊心,子女對父母就要敬。不但要尊敬,還要熱情,不要冷漠地對待父母,更不要像被迫執行任務似的對待父母。有的子女嫌父母在跟前嘮叨...
這句話歷來有兩種解釋,一是擔心父母有病,想方設法給父母治病,如上述一例。另一說法是父母對子女充滿了愛、關心,為子女之身體擔憂,兩種解釋都體現一種愛:愛父母、父母愛。人們把生養自己的祖國比作母親,把...
當魯國的貴族、孔子的弟子孟懿子(仲孫何忌)向孔子問到怎樣向父母盡孝時??鬃诱f“無違”。就是不要違背父母的意愿,不要違背多年的禮法?,F在說一說我國最早一位孝子,虞舜的故事:
在社會上的各種規定中,有三個層次:禮--法--刑。禮一般的說是非成文法,如果犯了法,就用法律制裁,如果觸犯了刑律,就要判刑。其實,法和刑都是強制性的,都是不得己而為之。對人規范的主要辦法還是禮。禮是符...
西周初年,周成王、康王時的“成康之冶”西漢初年漢文帝、景帝時的“文景之治”,唐太宗時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時的“開元之治”,以及清初康熙,乾隆時的“康乾盛世”,都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經濟發達的繁...
《論語·學而》第四章記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p>
《論語·學而》第十二章記: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積,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p>
《論語、學而》第八章記: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p>
《論語·學而》篇中第六章記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從,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鬃诱f每一個年輕人都應具備的一些道德是:在家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寡言少語,說話誠實可靠,博愛大...
《論語·學而》第七章記孔子的弟子子夏(卜商)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p>
《論語·學而》第五章記孔子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币馑际钦f:治理一個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等國家),就應嚴肅認真地工作,節約費用,愛護官吏,人民,使喚老百姓應在農閑時間。”
《論語·學而篇》第三章“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是說天下有一種人,慣于對別人花言巧語,阿諛奉承。容顏上表現一付謙恭順從的樣子,其實是要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鬃诱f:“這種人很少仁德,沒有仁...
《論語》第一篇《學而》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币馑际牵嚎鬃诱f:“學習后不斷復習、實習,很快樂。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