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來,隨著中國社會、中國歷史翻天覆地、波瀾壯闊的巨變,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已經完成了兩次大規模、全方位、根本性的學術轉型。第一次是1949年開始的從民國學術到共和國學術的巨大轉型,第二次是1978年開始的從“以階級論為綱”的哲學社會科學到“以現代化為綱”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巨大轉型。而從黨的十八大前后開始,正在經歷著、進行著第三次巨大轉型,也就是從“以現代化(西方化)為綱”學術范式到“以本土化(中國化)為綱”學術范式的轉型。這三次轉型猶如學術史上席天卷地、此起彼伏的三波巨浪,構成了七十多年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壯麗景觀。
2022-05-05《尚書》學由古而今,在學術和思想領域,經歷了一個“化經為史”的“古今之變”,現代《尚書》學研究在這條路徑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始終隱現著歷史學與思想史研究兩條道路的分歧?!盎洖槭贰笔且詫W科化知識的形態,以專業化的現代學術方式,過濾掉了經學所曾包含的、在中國古典社會綿延了數千年的傳統倫理價值與信仰體系。在現代《尚書》學的構建過程中,在經學轉化為史學的過程中,經典的注解和敘事被現代學術的學科研究形式所取代,傳統價值倫理體系失去了文獻依托,這一盲區使儒家思想的表達方式和傳播途徑面臨著根本性的挑戰。
2022-03-29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不平凡的2021,我們經歷并見證著太多美好的故事。對《文史哲》雜志來說,2021年還有“喜上加喜”的一件事!創刊70周年之際,我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2022-03-01當今世界,各種傾向與力量在爭斗、博弈,全球新冠疫情進一步加大了世界政治、經濟變局。面對關系復雜的多樣化世界,關于人類的理想和歸宿問題,各民族、各國家、不同文明都在提供自己的思考。在思想與文明的碰撞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為全球提供了一個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的藍圖。
2021-09-29以“文明對話與全球合作”為主題的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27日即將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開幕。開幕前夕,中國著名史學家、全國政協常委、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兼《文史哲》雜志主編王學典接受了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