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機構簡介
            機關黨建 機關黨建
            廉潔文化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

            處暑,夏火未盡,秋意漸起

            來源:綜合自央視新聞、光明網作者: 2025-08-23 12:08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古人早已道出這個節氣的珍貴。處暑至,夏日接近尾聲,秋燥漸起,但仍在感受夏熱的余威,一派熱未盡、夏未央之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惫湃艘浴疤帯贬尅爸埂保娜盏目崃矣诖穗H終告段落,這并非單純天象的實錄,更凝結了人們對自然節律的體察。

              夏火未盡,秋意漸起

              古時處暑節氣的儀典,無不透著順天應時的生存智慧。有些地方的人們奉上新收的五谷,感激天地的哺育之恩;有些地方的人們放燈于河,撫慰孤魂,展現著倫理的溫厚。

              “處暑”不單是歷書上的墨跡,而化為一種文化基因,滲入民族的血脈深處。

              對勞動人民來說,收獲是處暑的主調?!兑葜軙r訓解》記載,處暑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當鳥獸活動頻繁、老鷹等猛禽大量捕獲獵物,天氣轉涼,草木有了枯萎的跡象之時,谷子、稻子、棉花等早秋作物便陸續成熟,農民開始忙著收谷打禾,正是“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順應節律,天道自然

              處暑是暑熱的隱退與終結,是天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此時,大自然開始呈現出陰陽交替的變化,陽氣漸收,陰氣上升。

              “孟秋之月,天地始肅,不可以贏?!贝荷拈L秋收冬藏,順時養生才是真章。雖然名義上已經進入秋季,但夏天的余威仍在,天氣依然會有波動回溫的感覺,即“爭秋奪暑”。

              此時飲食轉趨清淡,鴨肉、百合、銀耳等潤燥之物最佳,人不再任性對抗氣候,轉而以謙卑之姿尋求內外的調和。處暑養生之學,尤見東方生活哲學的精華。

              “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黃帝內經》寥寥數語,道破了身心與節氣同頻共振的玄機。在運動方面,可選擇散步、太極拳等溫和的運動方式,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不求劇烈,只求收斂。

              此外,適當按摩一些穴位也有助于健康。如足三里穴,經常按摩可調節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

              如今,人們對處暑時節的順應藏在了一餐一飯、一舉一動里。燉一鍋老鴨湯,補補虛勞;家人圍坐“啃秋”, 吃完夏末最后一次西瓜,收起寒涼的水果。和夏天正式告別,把夏天的熱鬧心“處”一處,收一收,安安穩穩地,迎接那個最舒服的金色季節。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八戒八戒神马_好男人手机在线_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_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