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青年價值觀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作者:鈕倩 2025-05-14 09:32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是培養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創新的后備軍和主力軍的應然之舉和必然要求。上好思政課,要立足新時代,挖掘好、運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資源,將其融入教學過程,發揮其涵養學生家國情懷、樹立理想信念、充盈社會情感的功能,引導青年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價值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要準確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作用,合理進行教學資源的擇取和運用,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完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教學資源向教學內容的華麗轉身,實現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教學目標。
第一,從理論視域,重點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契合的內容,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歷史底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深刻解讀這種“高度的契合性”,堅持“第二個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世界性、革命性、發展性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改變青年學生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割裂的錯誤立場,避免“古今中西”之間的撕裂與對抗。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辯證分析,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青年學生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思政課教師還要與時俱進,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契合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不斷用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來引導青年學生,切實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文化支撐。
第二,從道德視域,重點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指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精忠報國”“守職而不廢”“人無信不立”等個人層面的優秀價值理念,“法不阿貴”“有教無類”“禮法并重”等社會層面的優秀價值理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政通人和”等國家層面的優秀價值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文化思想來源。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善于深入挖掘這些有益資源,結合不同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彰顯其價值旨歸,讓青年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教學過程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趣所在。
第三,從實踐視域,重點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矢志奮斗方面的重要內容,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薄爸腥A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备咝K颊n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高校思政主干課程在育人目標上的一致性使思政課教師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其中,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心、以文鑄魂。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的豐富教學資源,以案例的形式進行講授。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以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鏈引導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課堂熱烈氛圍,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理論說服力和形象感染力。另一方面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教育和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境中深刻體驗文化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獨特魅力,展現出蓬勃生機。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準確呈現
高校思政課各有特色,相互聯系又側重不同。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看,各門課程都具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的可行性與實踐性。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思政課教師應當依據課程內容“靶向”篩選文化內容,構建“課程—主題”雙引擎式知識圖譜,推動“文化內容”與“授課內容”的鏈環式銜接,以“文化素養”提升“文化表達”,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準確呈現。
具體而言,“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應從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視域出發,在課程的教育教學中有機融入中華文明獨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用中華文明啟智潤心,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成長為具有強烈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作出貢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要以歷史為線索,通過鋪陳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畫卷,突破“傳統與現代對立”的窠臼,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近現代社會轉型中的生命力,引導學生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汲取解決現實問題的智慧?!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要重點打通馬克思主義經典、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對話,在教學場域中深化對“第二個結合”的認識。例如,解讀《禮記·禮運》“天下為公”與馬克思“自由人聯合體”的內在關聯,揭示人類共同價值追求。通過孟子“民貴君輕”、賈誼“民無不為本”等思想,論證馬克思主義“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中國化表達?!懊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要以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為主線,重點突出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新境界和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要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主線,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把歷史的中國和當代的中國貫通起來,把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統一起來,把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重點突出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汲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讓青年學生掌握中華民族智慧的最新表達和理論上的最新概括,把思想水平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作者單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