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 |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來源:中國孔子網綜合作者: 2025-01-01 13:02

“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痹喾Q“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一年節令時序開啟,美好喜慶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到來。
《說文解字》對“元”的解釋是:“始也。從一從兀?!?。對“旦”的解釋是“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屬皆從旦”。就是說,“元”就是開始的意思?!暗笔窍笮巫郑傅氖峭暾奶柍霈F在地平線上,是一天中白天的開始。
歷史上,元旦有許多雅稱,如三元、元日、正朝、元朔、正旦、元正、新年、初年、新正、雞日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傳統中國社會對“新的一年”的認識與西方不同,一直以來都將“正月初一”視為“新的一年”的開始,中國古代就是如此,元旦就是“正月初一”。漢武帝以前,元旦的具體日期不太統一,夏代為夏歷正月初一,商代為夏歷十二月初一,周代為夏歷十一月初一,秦朝為夏歷十月初一。漢武帝時,改行《太初歷》,重定夏歷正月初一為“元旦”,此后為歷朝歷代所沿用。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引入西方歷法,1912年開始使用公歷,規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并將本來作為農歷新年的“元旦”名稱挪用到陽歷新年上,農歷新年則被改稱為春節。從此以后,中國人每年都要過兩個新年:一個是陽歷1月1日的元旦,老百姓習慣稱它為“陽歷年”;另一個是農歷正月初一的農歷新年,即春節。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采用公元紀年。從此,正式將公歷1月1日稱為“元旦”,將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元旦不僅是一個慶祝的時刻,更是一個新的開始。它象征著時間的輪回與生命的延續,也代表著夢想與希望的啟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人們會回顧過去一年的得失,總結經驗教訓,同時設定新一年的目標和計劃,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元旦的晨曦已經照亮了大地,新的序章已經悄然開啟。讓我們攜手并進,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