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了大半年,集成千卷《齊書》
來源:大眾日報作者:劉一穎 2024-11-25 09:40
“為了一部《晏子春秋》,我們磨了一個多月。結果是好的,把最好的版本帶回來了。”說這話的是齊魯書社第二編輯室主任劉強。過去大半年,他和團隊成員在全國四處奔波,只為“集成”《齊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9月12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策劃、以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為學術依托單位、齊魯書社出版的《齊書》正式發布。
山東師范大學特聘資深教授、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志民介紹,這套書被業界認為是最全面、最系統、最豐富、最權威的齊文化經典文獻成果,共選古籍文本382種、2000余卷,成書主體達1096冊、4000余萬字。
“《齊書》收錄的《晏子春秋》兩個八卷版本,來自南京圖書館,是其十大珍品古籍之一,也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它們是明代前中期的活字印刷本,目前明代活字印刷版《晏子春秋》在海內僅存幾部,彌足珍貴?!眲娬f,起初對方不輕易示人,對提供底本掃描文件并不積極,“但我們不放棄,鍥而不舍地積極爭取,用真誠和熱愛打動了對方,將這一版本成功收錄進《齊書》?!?/p>
“這是苦盡甘來的喜悅,但也有無可奈何的遺憾?!眲娕e例說,某圖書館收藏了一部古籍的抄本,帶有名人題記,正是編書所需?!暗珜Ψ揭宰约菏恰@一孤本的唯一收藏機構’為由,一直不松口,不愿意讓這部書公之于世?!眲妵@了口氣,只能另尋相近的替代版本,好在最后收錄的版本質量也很高,“總想盡善盡美,但實現起來不可能沒有遺憾。如果能成功收錄最初的版本,無疑會更好。”
劉強等出版社工作人員“主外”,全力搜尋最優版本;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鞏曰國等學者“主內”,按照編目分頭開展工作?!皶r間緊、任務重,是大家的共同感受。但我們保質保量地推出了這個大部頭,靠的就是齊心協力、分工明確、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膘栐粐f,“王志民教授作為齊文化研究的開拓者,根據齊文化文獻實際情況,將《齊書》分為‘齊學編’‘齊史編’‘齊兵書編’‘齊科技編’。我們多線并行,遇到拿不準的地方,積極向山東大學、北京大學等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咨詢請教。最終,這套書與大家如約見面?!?/p>
盛世修書?!拔覀兪紫纫_評價齊文化的歷史地位和學術價值。齊國政治、思想、軍事、科學等方面的輝煌業績,為中華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充分認識,認真扎實地研究、挖掘、展現、傳承齊文化,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擔負的歷史責任?!蓖踔久裾f,齊文化研究,道路會越走越寬,未來的成果會很豐碩,齊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會取得更多令人滿意的成績。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