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機構簡介
            機關黨建 機關黨建
            廉潔文化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

            伏羲文化:肇啟文明的本源文化

            來源:學習時報作者:雍際春 2024-10-11 09:46

              9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天水市考察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了解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伏羲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要將這份寶貴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好,讓祖先的智慧和創造永勵后人,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天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天水伏羲廟是我國現存最為完整的伏羲祭祀建筑。在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敘事和文化記憶中,伏羲不僅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而且是中華民族的創世英雄和人文始祖,中華文明與文化導源發祥于伏羲文化。

              始祖伏羲:開辟天地的創世英雄

              在我國先秦以來的傳世文獻中多有對始祖伏羲生平事跡和發明創造的記載,史稱其母華胥氏在雷澤踐“大人跡”(大腳?。┯懈卸?,歷12年而生伏羲于成紀(今天水一帶)。透過原始的感生神話,體現的是以華胥氏為代表的中華先民尚處在“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和不媒不聘的族內血緣婚時代;伏羲明顯是男性英雄,自伏羲誕生中華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而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和女媧“置婚姻”為“高媒之神”,則可能是一夫一妻婚姻形態的出現。伏羲部族婚姻制度的革命性進化是其告別蒙昧邁向文明的標志。

              伏羲時代正處于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文化萌生之時。位于天水秦安縣的大地灣遺址是一處距今6萬年至4800年間持續有人類活動的大型聚落遺址,萬年以前的文化層完整留下了先民們從原始采集狩獵方式漸次發展到早期栽培經濟的進化歷程;而在新石器時代的5個文化層中,距今約8000年的大地灣一期文化層不僅出土了大量農業工具和陶器,還有彩陶和10多種刻畫符號,而且發現碳化黍、油菜籽和粟等農作物標本,以及儲藏糧食的窖穴等,表明大地灣人已進入成熟農業經濟階段。與大地灣文化時代和文化面貌相當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在我國已發現不少,如黃河中下游河南新鄭、舞陽賈湖的裴李崗文化,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山東淄博后李文化、西遼河內蒙古赤峰的興隆洼文化等都是典型代表。這些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均以發達的原始農業為特征,而原始農業是文明孕育的先導??梢?,伏羲時代正是中華先民走出洪荒邁向文明的轉折點。

              關于伏羲創世的故事一直在中華先民中廣泛流傳,至遲在戰國時期已被載入文獻。1942年在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戰國中晚期楚墓帛書甲篇,完整記載了伏羲、女媧先天地而生,結為夫婦生了4個兒子,他們與帝俊、炎帝、祝融、共工、禹、契等開天辟地、協和陰陽萬物、安靖山川、安排日月星辰運行有序、制定歷法等內容,其核心包括了開辟天地和繁衍人類兩大主題,是典型的創世神話。古史傳說與考古材料交相印證伏羲是中華民族開辟天地、繁育人類、肇啟文明的創世英雄。

              一畫開天:道啟鴻蒙的人文始祖

              天水伏羲廟號稱“中華第一殿”,主殿先天殿正中暖閣的伏羲坐像手托八卦,坐像前方左右為龍馬雕像與河圖、洛書石盤,大殿東西兩壁是反映伏羲畫八卦、造書契、結網罟、取火種、養犧牲、定嫁娶、制禮樂、作甲歷、立占筮、創九針、設九部、以龍紀官等發明創造功績的壁畫,殿上方頂棚正中藻井繪有河圖和先天八卦圖,周圍是六十四卦圖。大殿正門和東西兩側門上方分別榜書“一畫開天”“開天立極”“道啟鴻蒙”匾額;大殿內暖閣上方榜書“文明肇啟”匾額。

              先天殿圍繞伏羲圣像的陳設、壁畫和匾額,濃縮了伏羲及其部族的主要創造發明和文化貢獻。這些偉大創舉引領中華先民過上耕稼定居、男婚女嫁的社會生活,開啟序禮和樂、分部理民、繼天而王和文以化人、民智覺醒的古國時代。如伏羲創畫八卦就是在長期觀察天文、地理、鳥獸萬物和人間世事情態,進行性狀分析、探尋規律、歸類整合、高度概括的基礎上,發現宇宙天地間紛繁復雜、變化無窮的萬事萬物,在本質上只有陰陽對立又相反相成的兩種屬性。于是用抽象化的陰、陽二爻予以表示,并排列組合為構成世界的八類基本物質或者現象,也就是八卦。

              陸游《讀易》詩曰:“無端鑿破乾坤秘,禍始羲皇一畫時?!狈送ㄟ^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和,破解其中奧秘而一畫開天。伏羲創畫八卦和一系列發明創造是中華先民從原始思維進化到理性思維的智慧跨越,也是超越結繩記事時代,走向文明的標志,伏羲無疑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文化:中華文脈(明)的活水源頭

              自先秦以來,人文始祖伏羲包括女媧成為中華民族歷代口耳相傳又見諸典籍并加以推崇、歌頌、信仰、祭奠、尋根的對象。于是歷代賢哲學人乃至統治階層,遂以伏羲、女媧事跡及其文化創造活動為基礎,復經演繹加工和增益擴展,加之民間傳說、信仰崇拜與風俗習尚的推衍流傳,逐漸形成了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內涵深奧且蔚為大觀的伏羲文化。

              伏羲及其部族一系列發明創造奠定了中華民族物質、精神和制度文化的第一塊基石。以八卦為例,從伏羲八卦到周文王六十四卦,再到孔子編訂《周易》進而形成易學體系?!吨芤住纷鳛橹腥A文化原典,位居“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的崇高地位,是儒家、道家等諸子學說的重要來源,還有其他先秦諸子各家學派的思想或多或少都與《周易》相關。伏羲仰觀天文是八卦形成的重要依據,故古代天文歷法學說亦源自易學體系。易學體系也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基石,中國傳統醫學與陰陽五行學說密不可分,所謂“《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是對兩者關系的形象概括。易學又對中國傳統藝術與美學、音樂、建筑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梢?,追根溯源,中華傳統文化大多導源發祥于伏羲文化。

              伏羲及其部族子孫的活動足跡遍及神州大地,除甘肅外,陜、晉、冀、魯、豫、蘇、川等省也有關于伏羲生地和故里、故都、葬地的文獻記載與民間傳說。目前可考的祭祀伏羲祠廟建筑在上述8省以及徽、鄂、湘、粵、桂等省份共有82處。正如聞一多所說,伏羲部族從黃河上游遷入中原后,古代的“諸夏”及其同姓的若干夷狄都是龍族團即伏羲的后裔,如五帝時代的黃帝、顓頊、祝融等眾多首領,北方的匈奴,南方的荊楚、吳越各蠻族。今天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少成員都奉伏羲、女媧為始祖。史稱伏羲人首蛇身、以龍紀官,說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為圖騰,隨著遷徙和部族間的大交融,伏羲氏將漸次融合的各部落圖騰部分地融入蛇圖騰之中,從而形成了“龍有九似”的復合圖騰即龍圖騰。這種崇龍習俗和文化心理世代傳承,故中華兒女認同是“龍的傳人”,龍已升華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情感紐帶和精神象征。伏羲時代族群的多元一體與共生融合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初萌芽。

              千百年來,伏羲及其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產生與發展,對中華民族心靈成長、精神塑造、性格養成、價值觀念、思維模式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作者系天水師范學院隴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天水伏羲文化促進會會長)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八戒八戒神马_好男人手机在线_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_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