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中心簡介
            機關黨建 機關黨建
            廉潔文化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

            梨花風起時,我們怎樣紀念清明

            來源:紅網作者:戎麗娟 2024-04-05 17:58

              清明節,這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在當下的中國有了愈發重要的意義。

              費孝通筆下的《鄉土中國》是一個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銘于斯的社會,雞犬相聞,老死亦在原處。而當工業文明隨著公路向鄉村沃野延伸,城市化打破了原本“有機集合”的社會結構,維系鄉土社會的法則、民俗、傳承也經歷了重新洗牌。

              辜鴻銘先生說,真正的中國人,是有著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過著心靈生活的人。在改革開放的初期,許多人為了生活乃至生存,背井離鄉,埋頭苦干,咬牙堅持,所謂的心靈生活被暫時拋到了一邊。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斗,中國人擺脫了饑餓與貧困,2023年中國人均GDP達到8.94萬元。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讓我們有了重新審視精神生活的空間。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需要時間。

              與其他節日不同,清明節的主題不是團聚或者喜慶,而是一場祭祀祖先、緬懷逝者的儀式。因為,與“我們要到哪里去"一樣,“我們從哪里來”同樣是靈魂之問。尋根問祖,在任何時候都是中國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內容。如今,這種具有原生屬性的精神需求,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急劇增加,甚至有了剛需之勢。所以,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些年,清明已然成為了另一種小春運,而民間自發的慎終追遠活動也此起彼伏。

              在網絡上,各種尋根問祖的短視頻、帖子以及相關討論也頗為熱烈。近些年來不時出現的名人尋祖的新聞,就是例證。這些都表明,清明這個傳統節日,在人們心理版圖中的地位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不斷擴大。

              清明,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不少人與家鄉聯通的一條血脈通道。特別是在城市化浪潮的背景下,對于那些離開家鄉、去大城市發展的人來說,故土祖先的墳塋很可能就是他們與故鄉、與祖先之間為數不多的羈絆。每一次回鄉掃墓,某種意義上,都是為這種故土鄉情“充電”,激活這種血脈羈絆的過程。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力的變革,物質世界是會對精神世界產生影響的。尤其是在互聯網已經深刻影響并嵌入我們生活的當下,在悼念和緬懷這件事上,年輕人早已發明出許多更富有時代氣息的“儀式”。但是,無論形式如何改變、場景如何變化,我們緬懷祖先的敬與誠始終沒有變,文化傳承的內核從來沒有變。因為生命來自于大地,鄉土與我們的現代化生活是遞進關系,而不是對立關系。

              在影片《尋夢環游記》中,創作者借墨西哥亡靈節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我們在清明節追思先人,又何嘗不是抵抗遺忘、留住記憶的一種方式。更何況,緬懷,不僅是為了亡者,也是為了生者。這是我們尋找根脈、延續傳統的過程,是我們追尋來處的心靈功課。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需要清明這樣一個日子,在梨花風起的時候,引領我們回到內心、鏈接傳統。

            編輯:張懿程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八戒八戒神马_好男人手机在线_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_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form id="917h7"></form>

                <form id="917h7"><nobr id="917h7"><nobr id="917h7"></nobr></nobr></form>

                    <address id="917h7"></address><address id="917h7"><nobr id="917h7"></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h7"></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