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布老虎扮靚“黃河文化大集”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宮英英 2024-02-06 16:38
編者按:又是一年新春至。中國孔子網特別推出“新春走基層”系列報道,我們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孔子學堂、幸福食堂、黃河文化大集,用鏡頭和文字記錄身邊的文化“兩創”故事,體驗充滿文化味兒又有煙火氣的龍年春節,探尋基層那些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文化瑰寶,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
“趕年集”對福臨布老虎非遺傳承人牛成路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今年,他趕了一場不一樣的年貨大集。
非遺技藝、特色美食、戲曲表演、年貨展銷、民俗體驗等特色項目集中亮相,熱鬧非凡的“黃河文化大集”不僅帶來了親切的煙火氣,更氤氳著沁人心脾的文化味兒。
圖源:曲阜頭條
“我每年都參加年貨大集,今年孔子博物館舉辦的‘黃河文化大集’組織了傳統工藝和地方特產展示,內容更豐富多彩,老百姓的參與感更強了,也讓大家對當地的傳統手藝和地方特產了解得更多了?!迸3陕氛f。
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指導,孔子博物館、曲阜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4孔子博物館過大年·黃河文化大集”,邀請了近50家特色非遺項目,設置非遺技藝、非遺美食、非遺劇目三大板塊,楷木雕刻、尼山硯、大莊絹花、孔府花饃、糖畫等傳統非遺項目競相登臺,呈現了一場年味濃濃的文化盛宴。
威風凜凜的平安虎、憨態可掬的乖乖虎、熱情洋溢的開心虎……福臨布老虎攤位上,十多種造型的布老虎昂首站立,仔細觀察會發現每一款布老虎都活靈活現、神態各異。
福臨布老虎得名于牛成路在家鄉——曲阜市息陬鎮一張曲村開辦的福臨民間工藝坊,“福臨”取自五福臨門之意,代表著牛成路對布老虎事業的美好期許。10余年間,福臨布老虎不僅成為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牛成路也成為曲阜市非遺十大優秀傳承人。
牛成路介紹,不同款式的布老虎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它的制作過程也十分精細,分為畫樣、剪裁、縫制、填充、繡、粘貼等步驟,既繼承了傳統的制作方法,又借鑒了布貼畫、刺繡、中國水墨畫、剪紙等技藝方法。
圓滾滾、胖墩墩、色調喜慶的布老虎,一出攤就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欣賞。
“作為80后,布老虎是兒時的美好回憶。曲阜有一句老話:‘老虎往門走,小孩活到九十九,老虎上了炕,小孩長的旺……’快過春節了,送孩子布老虎既喜慶又寓意好。”一位80后母親向記者介紹。
琳瑯滿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熙來攘往的人群,留住了一份歡樂祥和、煙火氣濃郁的溫暖記憶,也展現了孔孟故里豐厚的文化底蘊,助力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黃河文化大集通過線下大集與線上宣傳推介相結合的方式,為曲阜非遺的推廣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渠道,讓更多人了解曲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交流。”黃河文化大集為牛成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提供了展示的平臺。他表示,明年的黃河大集,還會繼續參加。
孔子博物館舉辦的“黃河文化大集”,將“年貨大集”“好品大集”與“文化大集”有機融合、互動賦能,用文化味兒升華煙火氣,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創”方針和“兩個結合”重要思想,重塑山東傳統集市,利用黃河文化中的優秀資源,書寫著新時代的“黃河故事”,也讓黃河文化扮靚齊魯風采。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