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鄉村文旅扮靚龍年新歲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趙秋麗 馮帆 2024-01-31 18:23
2024年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濟寧啟動儀式
來源:鄒城市鋼山街道后八里溝村
百花迎春,文旅先行。
近日,2024年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濟寧啟動儀式在濟寧鄒城后八里溝村拉開序幕。儀仗式群舞《知書識禮》、山東梆子《穆桂英掛帥》選段、琴書表演《農家春》、傳統雜技表演《頂花壇》、歌伴舞表演《壯麗航程》……現場觀眾陣陣喝彩,年味漸近漸濃。與此同時,在山東濰坊昌邑,“昌邑味道”2024迎春花卉年貨大集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通過2024春節昌邑鄉村文化旅游節的舉辦,昌邑市以民俗文化展示體驗為重點,開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在激發消費潛能的同時,也為老百姓帶來一場鄉土文化盛宴。
民俗活動“點亮”群眾生活
古運河從濟寧穿城而過。一艘載著游客的畫舫,從城區的運河玉帶橋出發,向龍拱港徐行,開啟龍年新春“尋龍之旅”,游船上,不時傳出陣陣歌聲、戲曲聲。
“坐上游船漫游運河,品味著民間文化,觀賞運河兩岸掛起的大紅燈籠,感受美好的中國年?!睆陌拇罄麃喕丶疫^年的張先生說。
“龍年討個好兆頭。畫舫每日往返10余趟,仍有游客買不上票?!倍媸掷侠钫f。
圍繞“家家掛紅燈,戶戶貼春聯,村村有好戲——回村過大年”主題,濟寧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貫穿整個春節假期,將持續開展到3月11日(農歷二月二)。
劉家面塑 來源:文旅昌邑
在昌邑,該市緊扣鄉村產業振興主題,不斷夯實“節會活動+休閑旅游+鄉村振興”模式,精心打造了70公里濰河風光帶以及博陸山風景區、青山秀水景區、綠博園景區等眾多旅游點,形成了民俗大拜年、山陽梨花節、綠博會、龍鄉文化節、絲綢文化節等一批文化節會品牌。幾塊不同顏色的面團,在昌邑市劉家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劉廷森的手中經過捏、搓、揉、壓,再用小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衣裳”和“飾品”,不一會兒,一個栩栩如生的“豬八戒”便制作而成?!翱紤]到傳承出新,所以做了一些卡通形象,想通過我的堅守讓大家感受到以前的年味?!眲⑼⑸f。
鄉村旅游“加分”文旅消費
?
來源:牛樓小鎮
走進濟寧市兗州區,牛樓小鎮吸引著游客的目光。這里緊鄰3A級旅游景區濟寧泗河花海彩田,集文化體驗、美食餐飲、特色民宿、個性酒吧、兒童休閑娛樂于一體。1月18日,牛樓生態農業產業園內好不熱鬧。自駕游、短線游的游客聚集在這個鄉村文旅名鎮。產業園無土栽培的三色草莓和七彩小番茄、溫室大櫻桃和甜瓜,吸引了眾多游客?!昂眯迈r啊,這是我和家人采選的?!眮碜詽系挠慰屯觖愓故局约旱氖斋@。
在濰坊昌邑濰河東岸,冬日寒風抵擋不住人們的熱情,群眾自發的文化展演一撥接著一撥,高蹺隊、秧歌隊隊員身著各式各樣的戲服載歌載舞。前來觀看的村民不時用手機拍攝精彩瞬間,記錄下這一幕幕充滿活力的場景。
春節期間,濟寧市還組織開展系列回家過年暨文化濟寧賀年會、濟寧市民間藝術大巡游、孔府過大年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旅活動,深入挖掘春節期間民風民俗等文化記憶,深度串聯美食和美景、文旅和鄉情。昌邑市民間文藝展演、美術作品展等春節活動也將讓群眾與文化活動零距離接觸……隨著市鎮村三級公共文化供給結構的不斷優化,昌邑文化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活力融入百姓生活。
扎根鄉土“喚醒”文化自覺
來源:上九山古村景區
1月27日(臘月十七),是濟寧鄒城市石墻鎮傳統集市日。鎮黨委、鎮政府在大集上分別設立“普法宣傳站”“移風易俗宣傳站”“農業科技宣傳站”,把精神文明送到人們的心坎上,趕大集的群眾紛紛前來索領普及讀本。相關負責人介紹,黃河大集已為傳統集市賦予了新的內涵。石墻鎮內有5A級旅游景區——上九山古村落旅游景區,每年春節前后來此旅游、趕年集者近百萬人。
來自棗莊滕州的林桂周一家五口,自駕來到黃河岸邊小路口集市,正趕上文化下鄉演藝劇組上演傳統折子戲——《豹子頭林沖》。劇組服務人員得知他們遠道而來,立刻靠前安排座位,讓他們方便看戲。
文化活動“上優”,文化惠民“升溫”。在濰坊昌邑,“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村有好戲”兩節四集四賽系列活動廣泛開展。
“群眾喜歡什么,我們就配送什么。我們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了解掌握群眾需求,安排演出團體調整演出內容,群眾需求‘點單’,文化服務‘派單’。”昌邑市文旅局局長史志強介紹,“過去政府定期給鄉村‘送’文化,各類群眾文化活動不斷,但單向輸入的方式并不‘解渴’,只有了解農民愛好、掌握群眾需求,舉辦的文化活動才最富生命力和感染力。”
編輯:翟凌宇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