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立軸為水墨綾本,高251厘米,寬50 厘米。為明清之際思想家、書法家傅山草書作品。此作品寫李白詩《朝發白帝城》,將書法境界與李白之詩達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足見其...
金農(1686-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好游歷,卒無所遇而歸...
吳昌碩作為一代宗師,一生所臨摹的金文數量很多,僅次于其所臨石鼓文。作為一個廣涉博取的大家,吳昌碩從青年時期開始學鄧石如、趙之謙,到晚年自化、隨意揮運,風格變...
趙之謙(1829年-1884年),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漢族,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后世影響深...
趙之謙(1829-1884),字益甫,號撝叔,別號悲盦等。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咸豐九年(1859)舉人,曾官江西播陽、奉新知縣。后棄官居上海以賣畫為生。工書畫、篆刻,...
《鳥石牡丹圖軸》為八大山人常見題材,小鳥拳石,垂柳披拂,牡丹盛開,用水墨而五色已具。
在中國繪畫史內,被皇帝御賜“畫狀元”之人有二,其一為明代吳偉小仙,其二為唐岱靜巖。唐岱出生時逢康熙盛世之初。由于祖先戰功顯赫,承襲爵位,成年后,于康熙年間授...
清代三元狀元陳繼昌行書四屏,紙本,縱82厘米,橫42.7厘米,朱絲欄行書,1847年秋桂林陳繼昌書于憩庵。行筆流暢,粗細隨意,章法嚴謹,風格婉麗端秀,有趙書遺韻。遼寧...
《清涼臺圖》叢簧小閣用干筆枯墨,有新安法派畫風,遠山用濕筆作云山,空靈碧透,墨氣淋漓。整幅作品意境清逸冷峻,筆墨簡練,雖寥寥數筆,隨手揮寫,但卻點化成一片令...
石濤畫竹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大師。他手下的竹子柔韌而剛勁,挺拔灑脫,風刮不到,雪壓不折。他的繪畫不僅山水成就突出,而且蘭竹、花卉不讓先賢,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