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持續推進重點公共文化場館建設,通過重大文化設施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標。目前,全市已形成徐匯“藝術西岸”、長寧“舞蹈藝術會客廳”、黃浦“藝術外灘”等各具特...
天一閣博物院藏宋版《營造法式》合校本,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所藏“龍頭”“鳳頭”構件,重華宮大殿小型斗拱、榫卯結構模型……20日,走進浙江杭州德壽宮,近百件南宋官式建筑文物與模型集中亮相,呈現一場跨越...
孔府舊藏中頗有特色的錫水囤也在展覽之列。水囤是用于冬季宴會的一種餐具,由蓋、盤或碗以及水鍋三部分組成。盤或碗用來盛放食物,水鍋用來盛放熱水,讓菜肴保持適宜溫度。展出的五件錫水囤風格造型各異,有仿青...
2025年倫敦工藝周中國國家館12日在英國倫敦正式開幕。展館展出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手工藝作品,充分展現了中國當代工藝的多樣性與傳承力。
沈陽故宮始建于1625年,迄今已有400年歷史,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兩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一直以來,這里見證了沈陽的城市變遷,更吸引了中外旅人絡繹不絕的腳步。
舞劇《天工開物》將于6月21日至22日在中央歌劇院上演。該劇以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及其同名著作《天工開物》為題材,重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
縹緲的云霧、青綠色的光影、活靈活現的神話人物……當傳統京劇遇上經典IP,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由沈陽京劇院打造的沉浸式互動京劇《哪吒之靈珠歸來》2日在沈陽首演,為市民獻上一道假日“文化大餐”。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超6049.19萬人次,較2024年“五一”假期參觀人數增加了879.87萬,同比增長17%,創歷史新高。
4月29日,農歷四月初二,孟子故里鄒城孟廟內鐘磬齊鳴、佾舞翩翩,一年一度的紀念孟母孟子大典當天上午舉行。
簡牘,取材竹木、記載文字,是紙張發明前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國發現的簡牘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甘肅等地,其中,出土于我國南方地區的簡牘含水率極高,脫水加固、文字信息提取是飽水簡牘修護的兩大難點。
4月24日,“華彩珍藍——河北琺瑯藝術展”在河北博物院開展。展覽立足燕趙地域文化特色,精選全省190余件(套)明清至民國時期的琺瑯文物珍品與當代藝術精品,將持續至7月27日。
當日,銀雀山漢簡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拉開帷幕。展覽通過豐富的文物實物、圖片和文字介紹,全面展示了銀雀山漢簡的內容和最新研究成果。
4月25日,第四屆全球媒體創新論壇在濟寧曲阜舉辦。
近日,“國際中文日”活動在多國舉行,中國歌舞表演、傳統文化體驗等活動讓參與者體會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公牛頭形狀的來通杯、繪有巨大章魚圖案的陶瓶……中國首個米諾斯文化專題特展——“代達羅斯:希臘克里特島的神話”特展14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匯集了希臘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珍藏的172件(套)珍貴文物及1件現代...
4月9日晚,第4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閉幕。閉幕演出為威爾第歌劇《茶花女》,演出匯聚中外藝術家,以經典劇目展現藝術創新與國際交流。
當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萬余名苗族群眾身著盛裝,慶祝一年一度的姊妹節。 “苗族姊妹節”是貴州臺江縣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婺州儒風 怡和禮樂”2025孔子文化春會活動4月7日在浙江金華市磐安縣盤峰鄉櫸溪村隆重舉行。此次活動以儒禮儀式致敬先師圣德,以儒學研討激蕩古今智慧,以儒樂展演再現詩禮風華,共同沐浴怡和禮樂的春風。
2025“書香中國萬里行”活動4月8日在湖北武漢啟動。活動聚焦武漢書香建設的基層經驗與閱讀典型,將開展走進家庭、走進社區、走進校園、走進企業、走進書屋、走進書城(書院)、走進圖書館等活動及“全民閱讀大講...
浙江省臨海市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總面積3.12平方公里,包括臺州府城墻、紫陽古街、東湖、巾山等景點,是浙江省保存較為完好的文化古城之一。入夜后,眾多市民游客前往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感受古城文化韻味與人間...
當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創產品鳳冠冰箱貼累計銷量突破100萬件,帶動鳳冠IP全系列產品銷售額跨越億元,創下國博近二十年來單品及系列文創的銷售紀錄。這一文創產品的原型為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是首批禁止出境展...
近日,“西山窯火·千年釉彩——北京龍泉務窯陶瓷展”在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河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展。展覽以發掘于門頭溝區龍泉務村的遼金龍泉務窯為主題,內容涵蓋了窯址的發掘成果以及北京地區遼墓出土的龍泉務窯...
位于北京的中國紫檀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家具于一體的專題類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1999年正式對外開放,展示紫檀木制作的明清家具、中國古建筑微縮景觀等。
當日,由中國美術館和甘肅省文物局主辦的“墨韻文脈——甘肅絲路藝術珍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匯聚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及中國美術館藏品240余件(套),包括彩陶、簡牘、畫像...
福建福州非遺文化絢爛多彩,涌現出壽山石雕、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木雕、軟木畫、油紙傘等眾多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
“二月二,龍抬頭”來臨之際,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喜迎傳統節日。
第十屆伊斯坦布爾出版聯誼會于25日至2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此次活動中,中國被選為“焦點國家”。
“從正月初六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加班加點完成客戶訂單,制作各類面燈和大棗餑餑。”眼下,在山東威海市文登區葛家鎮岔河村的花餑餑生產車間里熱氣騰騰,村黨支部書記王吉淑和鄉親們正在蒸制一屜屜噴香的花餑餑。
當日,慶祝中國和厄瓜多爾建交45周年的專場文藝演出“多彩中華”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舉行。中國駐厄瓜多爾大使陳國友和厄瓜多爾外長索默費爾德出席活動。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宮博物館珍藏了眾多中國瓷器,這些瓷器主要通過外交禮物和貿易等方式獲得。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歷時50余天的升級改造,北京朝陽區圖書館勁松館近日恢復對外開放。此次升級改造新增開放面積近600平方米。除了傳統的借閱服務,圖書館還通過引入社會化運營、與社會機構合作等方式,增加飲品簡餐、文創展示、活動...
爆竹聲聲,火光閃爍,百余條彩龍穿梭在廣西賓陽縣的大街小巷,伴著鞭炮火光,龍舞不止,一派熱鬧景象。
臨近元宵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的街道社區、商業區塊、城市公園被各色花燈點亮,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氣氛。
2月3日,大批市民游客來到北京地壇公園參加在這里舉辦的春節文化廟會,感受春天氣息。
2日,“歡樂春節滿巴黎,龍獅賀歲舞香街”春節巡游活動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舉行,來自廣東汕頭潮陽的西門英歌隊在巡游活動中驚艷亮相,讓當地民眾大飽眼福。英歌是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民俗舞蹈,融匯戲劇、舞蹈、武...
春節是許多亞太國家一年中的重要節慶之一。新春到來之際,當地民眾買年飾、置新裝,迎接佳節。
“春節發源地,閬中天下稀。我是‘春節老人’落下閎,給大家送福嘍!”春節將至,踏入四川閬中古城,仿佛穿越進時光隧道,置身千年歷史的懷抱之中,古城內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年味撲面而來,喜慶的氛圍感染著每一...
春節臨近,各地張燈結彩迎新年。
中國農歷蛇年春節將至,以春節為主題的慶?;顒雍臀幕w驗活動在多國舉行。
以“溫暖迎春·共慶中國年”為主題的“新春大集”活動10日至11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文化宮舉辦?;顒右灾袊鴤鹘y廟會的形式呈現,充分展示了多彩的中國春節文化習俗,也為慶祝中沙建交35周年和“中沙文化年”...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孟子研究院,向關心支持儒學事業發展的各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
當日,在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上,五名鄂倫春族非遺文化傳承人為旅客展示樺樹皮燙畫、面塑、刺繡等非遺項目。
當日,“玉出昆岡——清代宮廷和田玉文化特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開幕。展覽遴選258件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宮廷和田玉精品,分為“玉之源”“玉之禮”“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個單元,詮釋清代和田玉文化,展...
戰國蛇首銅帶鉤、東漢灰陶操蛇鎮墓俑、宋代三彩人首蛇身伏地俑......13日,115件(套)“蛇”相關館藏文物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完成布展,將于14日正式開展。
中國郵政1月5日發行《乙巳年》特種郵票。《乙巳年》特種郵票以敦煌壁畫和傳統民俗為靈感來源,將蛇的形象與吉祥寓意巧妙結合。郵票一套兩枚,圖案名稱分別為“蛇呈豐稔”“福納百祥”。
當日是2025年第一天,人們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慶祝新年到來。
當日,“宋韻思潮 尋跡匠心”杭州非遺年貨節在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日信國際廣場開市,現場設置非遺、文創、游藝、民俗、群藝五大板塊,匯集非遺項目展示體驗,穿插民俗文藝表演,同時推出各地年節美食品嘗展銷,...